詳細內容 : |
7月1日,國家衛(wèi)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等五部門規(guī)定,今后膨化食品禁止使用含鋁食品添加劑,小麥粉及其制品(除油條類油炸面制品、面糊、裹粉、煎炸粉外)生產中不得使用含鋁添加劑(即明礬)。從之前的限量使用,到現(xiàn)在的禁止添加,國家對食品安全的重視可見一斑。
市場上含鋁添加劑 仍廣泛使用 近日,記者來到了暨陽農貿市場東門的幾個早點店,在這里,饅頭、油條等早點一應俱全,其中一位店主說,他和面的時候會加些泡打粉(主要成分為明礬),說這樣油條、饅頭做出來好吃又好看,而對于禁令,他表示十分驚訝:“每家每戶做饅頭包子不一直都用這個嘛,吃了這么多年了難道還會有什么問題?”而對于泡打粉加入的量,店主明確表示并不多:“一加多就會有股化肥味,不能加多!遍L安中路的兩個饅頭店老板也表示和面時會加入一點泡打粉。 眾所周知,面粉發(fā)酵主要通過酵母、小蘇打和泡打粉等幾種方式。其中,泡打粉的主要成分就是鋁膨松劑硫酸鋁鉀和硫酸鋁銨,通過化學反應生成大量二氧化碳來達到起發(fā)作用,具有起發(fā)快、價格低、適用范圍廣的特點,特別是在饅頭、油條及各種膨化食品制作過程中應用廣泛,起著快速發(fā)泡和起酥的作用。而在水產行業(yè)中,明礬可以使海蜇這樣的水產長時間保持新鮮,方便運輸和保存。 含鋁添加劑使用廣泛 危害不小 根據張家港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發(fā)布的《2009~2011年張家港市面制食品鋁含量監(jiān)測結果分析》,在對張家港市各鄉(xiāng)鎮(zhèn)的主要超市、制售門店、集體食堂和小吃店等隨機抽取的591份各類面制食品的檢測中,鋁含量總體超標率為38.07%,其中油條的超標率最高,其次為饅頭、花卷,膨化食品超標率最低;從生產地點看,來自小吃店和制售門店的面制食品鋁超標率最高,其次是集體食堂,超市的超標率最低,調查結果令人堪憂。 張家港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衛(wèi)生科副科長于慧穎告訴記者,雖然按照新規(guī),油條這樣的油炸面制品依然是可以加入適量含鋁食品添加劑的,但市場上的油條含鋁量超標率很高。鋁被人體吸收后很難排出體外,會殘留在人的肺、骨骼、肝、腦、睪丸等處慢慢蓄積。鋁會損害大腦及神經細胞,可能導致腦萎縮、癡呆等癥狀。此外,鋁超標對兒童的影響更大,不僅影響兒童骨骼的生長,還會引起嬰幼兒的神經發(fā)育受損導致智力發(fā)育障礙。 專家同時指出,鋁對人體的危害是一個緩慢、長期的過程,只要市民少食、慎食含鋁食品,對人的影響并不是很大。 三招教您辨別 明礬油條 幾個技巧教您鑒別加明礬的油條,一看:和不加明礬的油條比起來,加了明礬的油條膨脹得更大,顏色淡黃、發(fā)白,涼了之后就會很快發(fā)黑;二聞:趁油條還熱的時候掰開,用鼻子大力吸幾口,如果能聞到一股刺鼻的、類似化肥的異味,很可能就是加了過量明礬的油條;三嘗:加了明礬的油條口感更加酥脆、結實,有嚼勁。專家提醒,不僅是油條,很多市民愛吃的薯片、面包、粉條,都不同程度地存在鋁超標的現(xiàn)象,市民應謹慎購買,少吃為宜。另外,市民在家中烹飪時也最好不要使用鋁制廚具,食用海蜇前最好反復浸泡、清洗。 對于國家新禁令,市衛(wèi)生監(jiān)督部門工作人員表示,將在本月通知全市各個面食制售門店,敦促其遵守新規(guī)定,減少或停止使用明礬,之后還將開展跟蹤檢查。
|
相關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