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細內容 : |
一種“veltol”品牌的“肉味香精”幾乎全是英文標注,在北京地鐵站附近的多家包子店鋪采用這種香精可以使包子香味濃郁,昨天,北京市衛生監督所表示,已在全市及重點區縣進行部署,要求朝陽區、昌平區衛生監督所對轄區內包子進行檢查,即日起,北京市將在全市范圍內對包子類小餐飲進行為期10天的重點整頓。 食品安全問題一直是百姓的心頭病,豬肉精、奶制品質量問題所帶來的負面影響還未完全消退,又迎來“香精包子”的“沖擊”,對于“香精包子”中所摻雜的香精成分,制作包子的工作人員也說不上來,只知道這個牌子的香精并不容易買到,行業內卻將該香料作為“生財工具”,通過添加這類香精使店鋪生意紅火。 然而,我國食品衛生法規、標準中規定肉餡中不能使用香精香料,添加香精來做包子是屬于非法添加,中投顧問食品行業研究員梁銘宣認為,此次“香精”包子再次暴露出我國食品衛生監管漏洞,很多時候最先發現食品安全問題的不是食品監管部門,而是通過媒體曝光某食品安全內幕,隨后食品監管部門才開始大肆查處,食品監管部門在監管過程的不到位導致問題食品在市場中的長期流通。 中投顧問研究總監張硯霖指出,在“香精包子”被媒體曝光后,食品監管部門迅速采取了大動作,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對于該種香料網上求購者甚多,這表明市場上存在較多該類問題食品,加上該香精包含品種繁多,可見,該類香料生產已經形成一定規模,其背后產業鏈較長,要徹底鏟除該類非法食品“產業鏈”不能僅靠衛生部門單一力量,工商部門、公安部等多部門合作才能有效解決問題。 中投顧問發布的《2011-2015年中國食品[6.01 -6.09%]行業投資分析及前景預測報告》指出,食品行業是關系百姓切身利益的行業,食品安全問題頻發將嚴重影響公眾對國家監管機制和部門的信任,這將在一定程度上制約該行業的發展。 |
相關文章: |